【啟蒙浸潤班】動手 × 五感 × 好奇心|出趣玩啟蒙浸潤班的全方位學習(中)
- 出趣玩英文

- 2024年1月11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已更新:10月3日
核心理念:五感體驗實作 × 科學STEAM探索 × 多元動態活動
孩子的學習力,就像海綿一樣,會因為觸覺、嗅覺、視覺、聽覺而吸收不同的刺激。
在出趣玩啟蒙浸潤班裡,我們相信「用身體學習」比「坐著背誦」更有效。
當孩子揉麵團、看泡泡、畫作品,他們不只是玩樂,而是在用感官體驗知識、在動手操作中養成專注力。
因此,這一篇文章要帶大家看見課程裡最受孩子喜愛的三大主題:烘焙課的香氣與專注、科學小實驗的驚喜、動態活動與創意手作的全方位啟發。

烘焙課:揉麵團裡的專注力
教室裡,桌上擺著一個大碗,白色的麵粉像雪一樣鋪在篩子裡。孩子們排隊,一個接一個拿著小篩子過粉。
" Wow, snow!" 有孩子驚呼,笑著把粉末抖到桌上。外師立刻接著說: " Flour, white flour. "

接下來,每個孩子都伸出小手去揉麵團。那股軟黏的觸感,讓他們一開始皺眉,但很快就露出專注的神情。有人用力拍打麵團,有人輕輕拉扯。這就是五感體驗烘焙的魅力─嗅覺、觸覺、視覺全開啟,孩子在揉的過程裡,專注力和小肌肉同時被訓練。

最後,香氣從烤箱裡飄出,孩子們的眼睛閃閃發光。他們自豪地說: " I made it! " 這不只是食物的完成,而是一種「我能做到」的信心累積。

科學STEAM小實驗:泡泡裡的驚奇
在另一堂課裡,桌上放著檸檬汁、小蘇打和顏料。孩子們圍著看,外師先示範,把檸檬汁倒進粉末裡。
" Wow! " 孩子們同時尖叫,因為碗裡立刻冒出一堆泡泡。 有人喊: " It’s a volcano! " 有人則湊近看,伸手想去摸。

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,他們或許還不能理解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,但他們能觀察、能比較、能提出問題。外師會用簡單的詞彙帶領:" Big bubble! Small bubble! " 孩子跟著喊,邊觀察邊學習。
這就是科學STEAM探索的價值──不是要他們背下原理,而是培養「專注、觀察、嘗試」的態度。當孩子一次次看見變化,他們心中對世界的好奇心就像小火苗被點燃。

動態活動:用身體理解英文
在啟蒙浸潤班裡,孩子的學習不是靜態的,而是充滿律動。伸展、跳躍、協調性遊戲,讓孩子在動作中記憶語言。外師會帶著孩子邊唱邊做動作:“Jump! Clap your hands! Turn around!” 孩子跟著旋轉、跳躍,笑聲此起彼落。

這些活動不只是體能發洩,更是Motor Skills訓練─ 協調手眼、平衡感,並把英文和肢體動作自然連結。
透過身體的參與,孩子會發現自己更敢開口說英文,因為每一個動作都有語言對應;這種「動作 × 語言」的連結,是最自然的學習方式。

創意手作:把想像變成作品
除了烘焙與動態活動,孩子們還會參與美學手作創意發想的課程。舉例來說,某一次主題是「我的南瓜派對」。孩子們拿著冰棒棍和彩色筆,動手著色出南瓜的樣貌,再用英文介紹: " This is my pumpking. "

另一次的手作主題是「我最愛的小豬蛋糕」。孩子用黏土做出自己喜歡的小豬蛋糕樣子,再補上一句: " It’s my pig cake! "
手作課程不是單純的美術,而是讓孩子動手創作,邊操作邊用英文表達。作品不再只是成品,而是孩子語言與想像力的痕跡。

家長最關心的問題
Q1: 孩子上課哭怎麼辦? 剛開始確實可能會哭,但通常是因為陌生環境帶來不安。老師和外師會用遊戲、歌謠引導,慢慢讓孩子找到安全感。時間久了,他們會期待來上課。
Q2 :孩子還沒戒尿布可以參加嗎?
可以。課堂中會有助教隨時協助,並帶孩子養成基本生活規律,例如排隊洗手、統一去廁所,這也是社會化的一部分。
Q3 :孩子會不會餓?課程有點心嗎? 有。我們會安排點心時間,孩子一起排隊洗手,坐下來吃水果或小點心。這不只是補充能量,更是培養生活常規與禮貌。

家長回饋片段
有一次,一位爸爸笑著對我們說:「孩子在家裡突然拿著小麵團喊 ‘Push, push the dough!’,還要我跟著一起做。他竟然把烘焙課的場景搬回家裡,邊玩邊帶著我學英文。」
聽見這樣的故事,我們知道孩子不只是記得單字,而是真的把英文和動作、情境綁在一起,變成日常的一部分。

出趣玩教育的溫度
在這些活動裡,孩子不只是學英文,更在學「如何用英文與世界互動」。揉麵團的專注、實驗裡的驚奇、律動裡的合作、手作裡的創造,每一刻都是語言學習的養分。
這就是出趣玩的教育理念:透過「動手、感官、探索」的設計,讓英文變得有畫面、有聲音、有觸感。孩子在課堂上得到的,不是短暫的單字記憶,而是深刻的語感與自信。

外師全美語上課的優點
為什麼這樣的課程一定要由母語外師帶領?因為孩子在語言的黃金期裡,需要的不是翻譯,而是浸泡。母語外師的語言節奏、聲調、表情與肢體動作,會成為孩子模仿的自然來源。
當孩子在揉麵團時聽到 “Push, push the dough.” 在實驗中喊 “Big bubble! ” 在律動遊戲裡大喊 “Clap! Jump!”

這些不是課本上的死記硬背,而是「用耳朵長大、用身體說出來」的語言習慣。久而久之,他們不只是會單字,而是能用英文自然表達需求、描述觀察、分享想法。這就是全美語浸潤的力量:讓英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,而不是課堂的壓力。
更多啟蒙浸潤半日班全日班課程介紹:
啟蒙浸潤半日班全日班報名連結
🌟 想讓孩子玩中學,體驗最有趣的全美語活動嗎?
📲 立即關注我們,獲取最新活動資訊!
🔹 IG|📷 @mef.assn
🔹 FB|👍 出趣玩英文教育協會
💬 有問題嗎?快來 LINE 私訊我們!
👉 點擊加入:[📩 LINE 客服]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