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全美小學班】出趣玩課後班日記 x 孩子們的零廚餘行動 x 從一口飯開始的改變
- 出趣玩英文

- 11月5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有時候,最珍貴的教育,來自孩子的那一個「我願意」。這個月,我們展開了一場名為「零廚餘行動」的學習旅程。起初,這不過是一堂關於 SDGs 2 消除飢餓(Zero Hunger) 的延伸課,卻意外成為孩子們最投入、最有感的一段真實行動。

一個問題,開啟了一場行動
那天課上,外師問道: “ What happens to the food we don’t eat? ”孩子們沈默了幾秒。Jiang 小聲說: “ It will be thrown away, I think.”外師微笑著回: “ Yes, but what if… we can change that? ”
從那一刻開始,我們決定讓孩子們用行動回答這個問題。於是,「零廚餘行動」誕生了。
老師們在教室裡設立了「小小食物糾察隊」,孩子們在每次吃午飯後都要把剩下的食物放到秤上。當數字亮起時,全班都忍不住驚呼:「哇!原來有這麼多!」那份驚訝,不是責備,而是一種真實的覺醒。

小小糾察隊,溫柔地改變世界 Ryan 和 Rex 成為小小糾察隊員,負責幫忙記錄重量與提醒同學:「青菜要吃一點喔!」他們不大聲指責,也不命令,只是用輕柔的語氣和微笑,讓提醒變成一種友善的邀請。
有一次,最讓老師印象深刻的,是 Sarah。她平常會挑食,但這次卻主動把餐盒吃得乾乾淨淨。當她舉起那個空盒子,臉上滿是笑容,像是完成了一項偉大的任務。那一刻,我們都明白:她不是為了比賽,而是為了自己。這樣的成長,對孩子們而言就是最棒的禮物。

食物的再發現,創意從餐桌上萌芽
幾週後,孩子們開始主動想辦法減少剩食。有一天的午餐時間,孩子們發現櫃子裡的海苔,小腦袋一轉、眼睛一亮:「我們可以把剩飯包成海苔飯捲!」這句話像一顆靈感火花,所有的孩子立刻附和:「對耶!這樣就不會浪費!」'
他們開始著手行動,有人把自己的剩飯壓成球、有人負責剪海苔、有人擺盤。短短幾分鐘,原本的剩飯變成了一盤充滿創意的小作品。沒有人要求他們這麼做,這是他們自己想到的辦法:一種源自「珍惜」的快樂。

從吃完飯,到理解世界
我們常說教育應該貼近生活,而這堂課正是最好的例子。孩子們透過實際行動理解「飢餓」的意義,也體會到每一口飯、每一片菜葉背後,都是農夫與大自然的努力。
當老師問 Sarah:「妳明天還會繼續吃光嗎?」她點頭回答:「會!因為我想繼續這個活動!」這不是被鼓勵的回應,而是一份真心的選擇。她知道,自己能做的雖然很小,卻是很有意義的。

教育的溫度:從一個空餐盒開始
老師們沒有告訴孩子「要」珍惜食物,而是創造讓他們自己發現的過程。從設定秤重、小小糾察隊記錄數據,到每天午餐後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,我們希望讓學習變成一場溫柔的生活實驗。
最美的畫面,不是空餐盒本身,而是孩子們彼此提醒、彼此鼓勵時的神情。那是一種責任感,也是一種成就感。

我們的努力,只為讓孩子的願望被看見
這場「零廚餘行動」背後,其實藏著許多準備。老師們從觀察孩子午餐的習慣開始,討論如何讓行動自然又有趣。我們設計了挑戰制度、小小糾察隊臂章、零廚餘記錄版,也準備了秤重工具,讓學習變成一種好玩的遊戲。

不是為了讓課程看起來完美,而是希望孩子能在過程中體會「我也能改變世界」。在他們眼中,吃光飯不是任務,而是一種勇敢而善良的選擇。
出趣玩的教育溫度「零廚餘行動」並不只是一次活動,而是一場關於責任與感謝的課。孩子們從秤上的數字、餐桌的笑聲、和彼此的提醒中,學會了珍惜。

有一天,Jiang 在收餐盒時輕聲說:「老師,我覺得我們班好像真的比較少廚餘了。」老師們看著他,笑著回答:「對啊,因為你們每個人都在為這個行動付出努力。」
在出趣玩,我們相信教育最溫暖的樣子,不是孩子考高分,而是他們開始懂得愛惜、分享與感恩。
而這一次的「零廚餘行動」,正是他們最真實的成長故事。
🌟 想讓孩子玩中學,體驗最有趣的全美語活動嗎?
📲 立即關注我們,獲取最新活動資訊!
🔹 IG|📷 @mef.assn
🔹 FB|👍 出趣玩英文教育協會
💬 有問題嗎?快來 LINE 私訊我們!
👉 點擊加入:[📩 LINE 客服]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