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全美小學班】出趣玩英文 × 小小公民行動家
- 出趣玩英文

- 8月22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從溝通到抗議,一場由孩子們主導的SDGs參與行動
如果別人不聽我們說話,我們可以怎麼辦? 這一週,我們帶著孩子們一起挑戰一個特別的社會議題:「如何表達不同意見?」
搭配 SDGs目標10:減少不平等,這堂全美語社會探索課程,透過角色扮演與團隊討論,孩子們不只學會了「溝通的語句」,還進一步認識了「抗議」這個更有力的表達方式。
緊跟時事,孩子們開始對「抗議」產生疑問
當時,電視新聞不停播放美國人民抗議川普總統的畫面。孩子們看著人群、高舉的標語與嘈雜的聲音,好奇地問老師:「他們在做什麼?為什麼那麼多人在街上?」 老師回答:「這叫做抗議,當我們遇到不公平、無法溝通的事情時,有時候可以用這種方式表達我們的想法。」
沒想到,孩子們馬上接著問:「那我們可以抗議不想上學、不想寫作業嗎?」這句童言童語,反而激發出一堂行動教育課程—如何用英語進行社會表達,從溝通開始,到勇敢站出來!

當溝通無效,孩子們決定站出來!
課程一開始,孩子們演出生活中常遇到的「意見不合」場景,像是「不想寫作業」「覺得考試太多」等常見情境。在外師的引導下,孩子們嘗試用英語表達自己的立場,也練習傾聽別人的回應。
但如果溝通失敗呢?我們該怎麼辦?
這時,外師把方向帶向「社會行動」的第二步:「抗議也是一種溝通方式。」孩子們眼睛一亮,開始思考:如果我有話要說,我能怎麼讓別人聽見?
自己寫、自己演,孩子就是最棒的公民行動家
從標語到情境劇,每個環節都由孩子們自己發想。他們分組討論後,決定了各自的議題與訴求;有人關注「公平分工」、有人主張「減少考試壓力」,甚至有人設計出「我不是機器人」的創意標語!
畫布上出現了五花八門的抗議牌,有的是「反對太多功課」,也有的寫著「請尊重小孩的聲音」。這些訊息不只是創意,更是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。
接著他們站上小舞台,用英文練習表達立場、展開行動,成為一位位自信的小小行動者。

抗議也有規則,學習行動的責任
不只是喊口號就可以完成抗議。孩子們還學到:在現實生活中,想要舉辦抗議活動,是需要事前申請、與政府單位配合的!
外師藉此機會講解抗議與法律的基本常識,讓孩子們理解:表達想法很重要,但在社會中採取行動,也要遵守規則。
這讓孩子們開始思考:除了自己有話要說,也要顧及整體秩序與社會影響,抗議不只是「大聲喊」,更是一次負責任的表達。
最真實的公民素養課,在孩子的聲音裡發生
這堂課最動人之處,不是孩子演得多好、寫得多厲害,而是我們看見孩子們學會為自己發聲——在全英語環境中,他們學習的不只是單字與句型,而是一種參與社會的能力。
有孩子說:「原來我不只能說YES,也可以說NO。」也有孩子說:「我學會了要尊重別人不同的意見。」
我們相信,未來的世界會因為這群願意溝通、勇敢表達的小公民,而變得更加公平與美好。
🌟 想讓孩子玩中學,體驗最有趣的全美語活動嗎?
📲 立即關注我們,獲取最新活動資訊!
🔹 IG|📷 @mef.assn
🔹 FB|👍 出趣玩英文教育協會
💬 有問題嗎?快來 LINE 私訊我們!
👉 點擊加入:[📩 LINE 客服]


